營養師方方分享案例:42歲、身高160公分的上班族雅文(化名),今年成功從61公斤瘦到52.5公斤,關鍵就是「聰明吃晚餐」!她坦言:「白天飲食很克制,但一到晚上就特別想吃鹹酥雞!」經過調整,她靠著「三吃二不」的原則,不挨餓也能突破減重停滯期。
晚餐三吃:吃對比不吃更燃脂
高水分蔬菜優先
冬瓜湯、涼拌小黃瓜、炒絲瓜等「含水系料理」佔滿餐盤一半,低熱量、高纖維又能增加飽足感,一碗熱量不到50大卡。
豆製品補蛋白
加入半塊嫩豆腐或一杯無糖豆漿,提供植物性蛋白質,有助延長飽足感;搭配蝦皮一起吃,還能幫助鈣質吸收。
澱粉不缺席
別怕吃澱粉!適量攝取雜糧飯半碗或全麥饅頭一顆,避免身體進入「節能省電模式」,維持正常代謝率。
睡前二不:避開地雷區
✘ 晚上8點半後禁食
胃部排空約需3小時,提前結束進食窗口(可喝溫水),讓內臟能專心「夜間代謝」。中醫也強調「胃不和則臥不安」,空腹睡眠品質更佳。
✘ 拒看美食影片
睡前滑手機看吃播,只會刺激飢餓素分泌、越看越餓!建議改看居家運動教學或輕鬆喜劇,降低進食衝動。
一日三餐實戰菜單
輕運動加乘法則
-
早上或午休時段:伸展10分鐘(如勾腳趾、肩頸放鬆)
-
晚餐後:輕鬆散步30分鐘,以「能聊天的速度」為佳,提升脂肪燃燒效率
-
睡前:空踩腳踏車10分鐘,幫助下半身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營養師小提醒:
「減肥不是靠餓肚子,瘦得快也反彈得快。與其硬撐不吃晚餐,不如學會『挑對東西吃』,飽足感才是長期減脂的關鍵。」
她也建議,台灣夏季濕熱,可以用四神湯(含薏仁、茯苓)取代冬瓜湯,幫助身體祛濕;點心則推薦愛玉或仙草凍,低熱量又能滿足口腹之慾。「吃飽,是為了讓身體相信:『我不缺糧,你可以安心燃脂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