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圖說:馬偕紀念醫院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左二)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右二)代表授證。圖/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企業推動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而醫療院所的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消耗、醫療廢棄物處理及供應鏈管理。馬偕紀念醫院為實踐醫療永續、發展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代表授證,宣告馬偕醫院朝向節能減碳,能源轉型的邁向重要里程。

馬偕醫院通過溫室氣體盤查,圖為工作人員進行冰箱規格與盤查項目核對。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紀念醫院早在2014年完成全臺第一家G3.1版本醫療體系認證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並一舉拿下非營利組織類金獎肯定。今年則榮獲遠見ESG企業醫療永續獎社會公益貢獻首獎殊榮,並推派30位主管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達到健全機構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本次由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查證,針對醫院設施、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全面盤查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驗證。透過數據化管理與專業第三方查證,建立可持續追蹤與改善的基礎,有助於未來規劃碳減量行動方案,並由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進行授證,分別由台北總院長張文瀚、淡水馬偕醫院負責醫師洪大川副院長及兒童醫院陳治平副院長代表接受。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在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時即訂下每年10月16日為「馬偕ESG日」,馬偕也以此為目標,在各項目致力做到為病人、為員工、為地球環境品質而努力,未來也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精神,持續在追求醫療進步的過程中達成綠色轉型,更是馬偕醫院對環境與下一代的愛與承諾,為落實與貫徹執行,院內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此團結與整合內部單位與共識,將能源淨零理念循序漸進推動。

馬偕紀念醫院溫室氣體盤查召集人許希賢副院長表示,台北、淡水與兒童醫院花了近3個月時間,針對範疇一、二、三等進行全面盤查,由於醫院內冷氣、冰箱、製冰機、空調等具冷媒的設備非常多,因此範疇一的盤查格外耗時,其次並掌握範疇二電力消耗部分,針對範疇三所列明的廢棄物運送路程等也列入計算,整體而言,是一項非常耗大的工程,結果獲得認證,足見醫院對各範疇均有非常重要的努力成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穿上玩具醫生制服,開心與玩具醫療團隊合影。(台灣玩具圖書館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因應高齡、少子化雙重挑戰,全國首創「爺奶玩具醫生」正式成立,由一群平均年齡71歲的長輩與小學生們組成玩具醫療隊,透過高齡長者與學童合作,讓老舊玩具重新發光發熱,也讓世代間智慧共融成最美的教育風景。

中埔玩具醫院比照真正醫院流程設計,玩具經初步檢測後貼上專屬「掛號單」,依狀況進入「待診斷區」或「住院區」接受進一步維修。玩具醫生們成功修復及交換200餘件、50公斤玩具,並拆解超過150公斤待再利用玩具,讓廢棄資源重獲新生。

玩具醫療團隊「爺奶玩具醫生」誕生。(台灣玩具圖書館提供)玩具醫療團隊「爺奶玩具醫生」誕生。(台灣玩具圖書館提供)

來自不同背景的爺奶醫生們表示:「這裡不只是修玩具,更讓我們重拾價值與成就感。」前臺電高層、陳東聰笑說:「拆玩具就像以前修機械的日子,又找回那分熟悉與專業。」而孩子們也從中學習責任與環保意識,小小玩具醫生賴辰亮說:「原來電池壞掉不能亂丟,我現在都會先拆開看看有沒有救!」

這不僅是修復玩具,更是修補世代關係的橋梁,計畫未來將開放更多有玩具維修需求的小朋友參與,預計下學期9月開始,受理網路預約掛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政風室為提升院內醫護人員對醫療暴力事件法律認識與應變觀念,強化依法保障自身權益的能力,於8日規劃辦理「醫療糾紛與暴力處置暨廉政法紀教育宣導課程」,邀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王聖豪主任檢察官蒞院授課,透過專業法律講解與實務案例解析,協助醫事人員建構正確法律觀念與應對思維;本次課程由林副院長建中親自出席致詞,展現本院對醫療人員權益保護重視與承諾。

醫療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從言語辱罵、肢體攻擊、威脅恐嚇至騷擾行為,已嚴重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與執業安全;此次教育訓練著重於醫療暴力可能涉及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預防、爭議處理法及刑事責任等常見醫療暴力防治議題外,亦納入廉政法紀教育內容,宣導醫事人員應自律自持,遵守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建構區辨圖利與便民,強化對請託關說、利益衝突與不當影響之辨識與應處能力,並探討醫院保管民眾就醫紀錄,應如何妥善管理及維護病患隱私,以建立更堅實廉潔與安全醫療環境。

王聖豪主任檢察官以其多年檢察實務經驗,針對醫療暴力防治及廉政法紀議題作案例分享,提供與會醫護人員及採購行政人員維護自身權益及建構區辨圖利與便民等廉政議題與法紀觀念,使同仁在合法範圍內提供更加彈性且具效率醫療服務品質。

部立臺南醫辦醫療糾紛與暴力處置暨廉政教育宣導

林副院長建中致詞表示,醫療服務核心價值在於信任與尊重,而醫療糾紛與暴力事件不僅傷害醫病關係更威脅到第一線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希望透過法律保障與妥善支援機制,使員工在遇到暴力威脅時不再孤立無援;他也感謝臺南地檢署王主任檢察官專業指導,讓本院同仁能從實際案例中深刻理解醫療暴力法律本質與應對對策。

院方表示,本次課程參與踴躍,獲得院內各單位熱烈迴響,衛福部臺南醫院未來也將持續辦理多元形式防暴教育與法紀宣導,期望打造一個醫病雙方相互尊重、信任、安全且安心醫療服務環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圖:台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為強化在地民眾交通安全觀念與防詐意識,臺東警察分局豐里派出所日前前往衛生局X光巡迴醫療車設站據點,主動向現場等候看診的長輩與居民進行面對面宣導,強調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交通細節與最新詐騙手法,展現「不放棄任何一個接觸機會」的宣導精神。

交通宣導方面,警方特別提醒民眾勿於巷口、騎樓臨停區或視線死角臨時穿越馬路,並提醒在傍晚或天候不佳時,穿戴亮色或反光配件提升辨識度。對於常見的電動車、三輪車、行動輔具使用者,警方說明相關法規請民眾依規定行駛,以免意外發生。

圖:台東縣政府警察局提供

防詐宣導則針對「簡訊詐騙」與「偽裝官方名義」進行提醒,強調現在詐騙集團常冒用政府機關、超商物流、健保署、衛福部等名義發送簡訊或LINE連結,誘導點擊假網頁、輸入個資或信用卡資料。警方提醒民眾「不要點、不要填、不聽從指示操作ATM」,如有疑問可撥打165專線或110查詢。
臺東警察分局表示,警方將持續配合各類社福、醫療活動,深入宣導生活化、實用性的安全觀念,讓反詐與交安意識在第一線深植人心,共同打造安全社區環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2025年台灣耳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5日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培訓中心隆重登場。本次盛會集結來自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的傑出耳科專家,以及台灣近55位講師與座長以及聽力師共同探討耳科新知、耳部手術、人工電子耳及數位聽力照護等主題,引領電子耳照護與聽力醫學邁向新境界,為台灣耳科醫療注入嶄新動能。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作為雲林、彰化、南投地區唯一的醫學中心,彰基不僅肩負救人使命,也承擔醫學研究與教育重任。本次國際耳科研討會匯集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耳部疾病的多元面向,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檢、人工電子耳植入、暈眩症以及聽神經瘤等。陳總院長強調,彰基將持續致力於提升耳科診療技術,提供患者最優質的醫療服務,並推動相關研究發展,為民眾健康貢獻最大心力。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2023年7月起,健保署開放補助18歲以下、雙耳極重度聽損(優耳聽力閾值 > 90 分貝)兒童進行雙側電子耳植入手術,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不符資格或費用差額問題,難以獲得完整治療。因此,彰基於同年成立「彰基電子耳基金會」,緣起於一位罹患白血病、突發雙耳聽損的年輕患者,在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關懷下,啟發出一項照顧更多族群的行動。該基金會針對65歲以下、但未符合健保補助資格的病人,經過醫療團隊評估與社工諮詢後,協助其申請費用補助,讓患者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完成手術與復健,重返「聽見美好」的世界。

耳科主任許慶輝醫師指出:彰基在陳穆寬總院長的帶領下,不僅成立了人工電子耳基金,並在過去兩年成功完成9例植入手術,醫院在耳科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他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國內外的合作與創新,為患者帶來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自2012年起,衛福部全面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公費補助計畫,期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嬰幼兒聽力障礙對語言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彰基早在政府推動前,即參與相關先驅計畫,長年推廣聽篩服務至中部地區,並以「一站式聽篩服務」與高準確率的追蹤管理體系著稱。

目前於彰基出生的新生兒,大多於出生後三日內完成第一次聽力篩檢,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檢查輕中度以上聽損。若初篩未通過,將安排於滿月時複篩;若仍未通過,則儘速安排進一步腦波檢查,以釐清為「感覺神經性聽損」或「傳導性聽損」,並於六個月內啟動助聽器與聽語療育,達到黃金治療期內的有效介入。

彰基的聽篩皆由院內專業聽力師群親自執行,篩檢品質與追蹤效率優於全國平均水準。透過這樣完善的制度,彰基得以及早發現不少有潛在需求的個案,並主動規劃後續治療與陪伴措施,真正做到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度挑戰。

彰基聽力團隊長年堅持精準服務、創新整合,更首創「麻醉電生理檢查」技術,將麻醉室移入聽力室,造福多重障礙兒童與困難個案,提升檢查安全與準確度,並縮短診療等待時間。

蔡螢芷聽力師說明,彰基耳科聽力團隊長期致力於打造一站式的聽力篩檢服務。近年來,團隊更首創將「麻醉電生理檢查」導入聽力室,讓需要鎮靜或合併多重障礙的個案,能在安全環境中完成高品質檢查。團隊也導入「影像頭部脈衝檢查」,能更快速地協助眩暈患者進行鑑別診斷,落實全人全齡的健康照護理念。

彰基近年電子耳手術的穩定發展與整合能力,獲得耳科醫學界高度肯定,因此2025年耳科醫學會特別授權由彰基主辦獨立年會,作為推動台灣耳科醫療進步的重要據點。

台灣耳科醫學會理事長黃仲鋒教授表示,本次盛會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及耳科醫學會秘書長許慶輝醫師的鼎力支持下成功舉辦。會議邀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多國專家,以及聽力師與語言治療師參與,共同促進跨領域交流,為耳科醫療發展樹立良好典範。

本屆年會除耳科醫師與手術團隊參與外,也特別規劃多場以聽力師為主軸的專題討論,包括:「台灣聽篩面面觀」、「平衡檢查技術」、「聽力學臨床實務分享」等,提供聽力師難得的學習與跨專業交流平台。

中華民國聽力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特別提到,彰基在新生兒聽力篩檢領域推動「一站式」整合服務,成效卓著,堪稱國內標竿。並感謝彰基重視此項議題及籌辦如此規模盛大的會議,成功促成醫師與聽力專業人員的跨界對話與合作,共同見證並分享這份成果。

此次大會亦安排耳科手術影片競賽、挑戰性病例討論與併發症處置經驗分享等精彩環節,期待透過實務與創新激發年輕一代醫療工作者的學習熱情與專業信念。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